电镀废水在我国是主要工业废水之一,在电镀件清洗、电镀、镀层漂洗、镀后钝化等工段会产生大量含重金属、CN、钝化剂等污染物的废水,其成分非常复杂。因此,电镀废水多数情况下只经过气浮、离子交换、萃取等物理方法进行净化处理,很少会设置后续的生化处理工段,虽然处理后废水中重金属及有机物的含量会大幅降低,但随着药剂的加入,废水的性质也在发生变化。 由于电镀废水的产生工段不同,处理过程和方式不同,在样品采集和监测分析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,给监测人员带来困扰。 氨氮的监测分析 电镀废水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酸洗液中含氨或苯胺类的缓蚀剂(如硫脲、乌洛托品、联苯胺)、电镀液中的铵盐、镀后漂洗液中的整平剂和光亮剂(如对甲苯磺酰胺、苄叉丙酮)以及退镀液(乌洛托品)。 水样中氨氮含量是指以游离氨(NH3)和铵离子(NH4+)形式存在的无机氮,而电镀废水中的氮主要来自有机胺类物质,在气浮过程中一般会与絮凝剂形成大颗粒而被去除,对氨氮测量结果的影响较小。 为达到高效絮凝,气浮过程常采用聚丙烯酰胺(PAM)作絮凝剂,但PAM在絮凝过程中会释放出部分无机铵盐,从而导致废水的氨氮经常出现前、后数值“倒挂”的现象,即絮凝处理后废水中的氨氮反而升高。 改用聚合氯化铝(PAC)作絮凝剂,测得的氨氮浓度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样品中氨氮的真实浓度。
|